站内搜索:
你现的位置是:首页 > 文娱舆情 > 正文
推荐阅读
甘肃省将用三年全力整治公路路域...

(记者严存义)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甘肃省公路路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从今年7月份开始,开展为期三年的路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到2020年实现公路沿线视野内无垃

更多舆情研判
建设特色小镇 58.8%受访者...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276个特色小镇上榜。近几年,特色小镇在不断地成长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上周,中国青年报社

端午文化之浅见

日期: 2023-06-20 21:11:01   
分享到:


端午文化之浅见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一幅幅风俗画、一部部民情史、一首首欢乐颂。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欢乐舞台和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风俗民情的集中展示和广泛融合。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祀龙祖演变而来,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7000年以前的上古时期,古吴越地区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形成于战国时期;升华于东汉时期(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定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繁华于唐宋时期;普及于现代(历经2500年的演变,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传播于世界(2009年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民俗专家研究表明,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多达20多个;端午节的习俗多达30多种。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本文试图从端午的民俗风情入手,窥探包藏在端午节庆里丰富的精神价值、智慧精华和文化内涵。

一、从祭拜龙祖之民俗,看端午节庆的原始意义。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处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处于最鼎盛状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的文化内涵。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演变为汉族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庆的原始意义表明,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信仰认同、图腾认同、文化认同。

端午节庆的原始意义还表明,上古吴越先民无论是崇拜星象、祭祀龙祖,还是祈福纳吉、辟邪防疫,都是敬畏天地、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求索,不断反复,逐渐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端午节庆的原始意义更表明,天地不可违,顺者路路顺。敬畏天地,顺应自然,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天道。

二、从熏艾沐兰之民俗,看端午节庆的防疫意义。

端午自古以来都以消灾辟邪与祛病防疫为重要主题,是古代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因为五月初五这段时间,南北各地都相继进入盛夏多雨季节,尤其江南地区浸淫多雨,多阴霾不正之气,蚊蝇孳生,百虫出动,是流感、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的易发季节,这也是古人把五月称为恶月、毒月的原因。据文献记载,五月初五正是五毒之首,为了驱邪祛毒,于是古人利用中医传统的防疫保健智慧,想出许多办法来防病强身,端午节便成了人们打扫卫生和“压邪”之日。辟五毒的方法有很多,如将艾草做成人形和虎形,插在门口或放于屋内,把蒲草编织成的蒲人、蒲剑等悬挂在家中;有的地方有采百药、踏百草、饮雄黄酒和在小孩子额头前画符等习俗;有的地方有沐浴兰汤的古俗,用艾草、菖蒲熬水洗浴,可治皮肤病,祛邪气,杀菌防病;有的地方还要组织赛龙舟、击球、荡秋千等活动,强身健体等等。

以上这些习俗,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文化。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简

单实用。它足以表明,顺应天时,辟邪防疫,这是古代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无穷智慧,是中华传统医学的养生秘笈,也是抗击新冠疫情后从中华传统节日中找到的重要启示。

三、从纪念屈原之民俗,看端午节庆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因秦军攻破楚都而悲愤交加,故写下绝笔《怀沙》后投身汨罗江,殉国以警醒世人。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之家。作为诗人,他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许多华美的诗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虎名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为政治家,他明于政事,品德高洁,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虽然命运坎坷怀才不遇,但始终怀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作为士大夫,他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在江湖之远,都对底层百姓苦难命运充满同情,时刻想着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国破家亡之时不惜投江、以身许国。自古以来,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完美代表,更是百姓心目中的爱国、爱民,清廉高洁的典范,在民众心中地位崇高。这才有了过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传说和民俗。据说战国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沉江死去,于是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于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这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起源。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当端午节庆的原始意义遇上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民俗故事,于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求索精神迅速将传统的端午文化得以演变、创新和升华。于是端午节庆变成了妇孺皆知的全民族纪念屈原的专属节日。她极大的提升了端午的节庆价值和文化底蕴。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表明,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爱国,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屈原,终其一生为祖国的民富国强而呼号奔走,百折不挠。屈原无论顺境逆境,无论生离死别,他都忠贞不渝的爱国爱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所以人们怀念他、纪念他、歌颂他。他的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祖国最崇高、最炽热、最深重的爱国情思。我们每过一次端午节,就是在厚植华夏儿女共同的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每过一次端午节,就是对屈原伟大灵魂和深沉爱国情怀的致敬;我们每过一次端午节,就是对我们自身精神世界的锤炼与雕琢。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表明,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富强之魂。屈原的一生,不管是在家国大事上,还是在文学探究上,始终在不断地求索。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给后世作出了示范。纪念屈原,既是纪念其在精神上的巨大贡献,更是在纪念其一生对于国家的执着与爱国的求索。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家园。

端午节之所以演变成、升华成纪念屈原,根本原因在于屈原穷其一生,既给我们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无形的精神财富——忠贞不渝的爱国爱民、为国为民情怀,又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千秋的有形的精神财富——宏伟诗作:楚辞、离骚。

追溯历史,自汉以来历代文人对屈原倍加推崇。先后有刘向为之结集、贾谊为之作赋、司马迁为之立传、李白为之作诗、朱熹为之集注、苏东坡为之写联、鲁迅为之赋诗、茅盾为之题词、郭沫若为之编剧。青年毛泽东不仅两次亲临屈子祠,而且一生与《楚辞》相伴。可以说,历代文人把屈原当作一个文化品牌来反复打造的,人们在膜拜他的时候,实际是在膜拜一个民族的族魂。

四、从假日消费之民俗,看端午节庆的经济意义。

从端午的初始阶段来看,应该说没有商业行为、经济价值可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随着端午节庆的演变,商品行为一定会搭上端午节庆这个舞台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现代社会,节庆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商家的手法越来越高。比如,以端午的起源、习俗、传说为油头所开发的旅游系列产品;以避邪防疫为油头所开发的康养系列产品;以龙舟竞渡为油头所开发的体育系列产品;以吃粽子为油头所开发的美食系列产品;以各地的民间习俗为油头所开发的文化娱乐系列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吃喝玩乐,观光旅游。这已经成了国人的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当传统节日遇上市场经济,两个基因有机结合,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这几年假日经济所带来的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应便是证明。也许这正是国家实施假日经济战略的用意所在。

五、从欢歌载舞之民俗,看端午节庆的娱乐意义。

文化娱乐精神享受,这是民间习俗、传统节庆的本来意义。从全国各地流行的20多种端午习俗来看,大都与文化娱乐活动有关。

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纪念屈原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这些活动集祈福消灾、追思忠良、欢庆娱乐和美食享受为一体,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各地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既得到物质享受,又获得精神慰藉;既增强了体质,又升华了心灵。随着市场的活跃、经济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寓教于乐、寓商于乐,文经结合,相得益彰。端午文化的娱乐价值将会更加显现,中华传统佳节将会更加凸显其无穷的魅力!





附:

端午的要义

端午,为了龙神先祖之祭奠,

或祭祀、或竞渡、或狂欢···

千百年来,

祖佑子孙,龙惠庶民,

庶民永远都为此而感恩、而崇拜、而怀念。

这,正是端午节庆的历史渊源。


端午,为了消灾辟邪之祈愿,

或草熏、或兰浴、或药煎···

千百年来,

毒害四邻,殃及百姓,

百姓永远都为此而憎恨、而抵抗、而守关。

这,正是端午节庆的风俗民愿。


端午,为了爱国忠良之纪念,

或子胥、或介子、或屈原···

千百年来,

精忠报国,勤廉为民,

国家永远都为此而歌功、而颂德、而立传。

这,正是端午节庆的文化内涵。


端午,为了满足百姓之心愿,

或团聚、或购物、或游览···

千百年来,

货畅其流,经济发展,

市场永远都为此而活跃、而繁荣、而拓展。

这,正是端午节庆的经济内涵。


端午,为了吉祥快乐之明天,

或粽香、或歌甜、或舞翩···

千百年来,

天祥地泰,国富民安,

人民永远都为此而期盼、而奋斗、而同欢。

这,正是端午节庆的第一要义,

这,正是一切节庆的终极内涵。


作者:董荣德(原中共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广元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总顾问)